Loss

EnPorn 阅103
近一个月,我国艺术、教育、医学多个领域大咖去世,北大连发14份讣告,最小的40岁
职业认证
作家张梅英
2022-12-22 09:50原创

#导演王景光去世#近一个月来,我国艺术、教育、医学等多个领域大咖去世,一些人还很年轻。另外,北大一个月连发14份讣告!这个冬天似乎特别冷!



我们盘点一下最近去世的各届精英:



储兰兰:40岁 新京剧创始人;

王景光:54岁 著名导演

吴冠英:67岁 著名设计师、清华大学教授、福娃之父

李鸣生:68岁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报告文学作家;

栗德祥:80岁 建筑教育家、建筑学家;

罗丹:83岁 电影艺术家、摄影家;

李泽坚:88岁 著名胸心外科专家

陈德昌:90岁 我国重症医学的奠基人;

张富清:98岁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98岁;

夏阳:101岁 国家一级导演;



从北大官网的公告可以看到,从11月9日到12月6日,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续发了14份讣告,其中被称为先生的有5位,被称为教授的有4位。


(1)

福娃的设计者,清华美院的优秀老师,吴冠英先生,因为身患重型感冒不幸离世


除了大名鼎鼎的福娃,吴老师其他的的画作也是真好看呀,看着就快乐就温暖就是美好。不愧是清华美院的优秀老师,哪像那些眯眯眼画风,阴间气息扑面而来,看到就一激灵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一个所谓的重型感冒,就让老先生辞世了

估计绝大部分人,第一次听到重型感冒这个词吧



请问重型感冒是什么?怎么防护,吃什么药,连花清瘟管用吗?也不说一下?

在医学上怎么划分,是感冒病毒划分还是感冒类型划分,难不成还有轻型,中型的吗?

过去重感冒不算病,有的不吃药都扛过去去,现在连感冒都治不了,说明医学比以前更落后了!

艺术成就上的事情,都不谈,光说吴老师这个人吧,他是一个对快递小哥都非常有温暖的人,看看人家做的小纸盒吧,真的是让人看了都觉得吴老师的人品肯定相当地不错

很多出问题的,好像都是六十多岁。 这个年龄段的人,刚到退休年龄,觉得自己对社会有用,不服输,想贡献余热,不注意休息……感染病毒后一定要好好休息

病毒哪管你高贵还是贫贱,也不会管你是喜欢清零和躺平。回不去了,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老人,其他的就交给运气吧。

当然,吴老师这样的人,肯定也不在少数,很多老人即便有了症状,也只能在家吃药硬扛,那是因为医院人满为患,高烧不退,谁不知道去医院挂水好的快呀!去看看社区门诊,各大小医院的人吧,让老人去这样的地方人挤人,难度太大了吧


大部分人能好,也的确能好,但你家没问题不代表别人,这几天看微博已经看到很多人突然就走了,毕竟发生在谁身上就是百分之百的问题了

独居的真的不能大意,家里要备药,不行就要就医,不能硬撑
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国家的损失。这么正能量的人。对他们来说这个年纪,正是艺术的青春。太可惜了。

现在就像没有了交警管理的十字路口,病毒就像横冲直撞的卡车,守法的公民在路口等红灯可能就被撞了,不守法的闯红灯走了,反倒躲过一劫! 好无奈啊!

重点不是问题本身,而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应该准备的工作,我们有太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却没有好好利用……应该自省的在这个地方


很多老年人好多都躲不过奥密克戎这一劫难

这几天,不少名人,都因为类似的原因离世了,只不过希望能实事求是地报道,不要用什么重型感冒,中型感冒,轻型感冒的说辞来宣传

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是什么就不是什么,难不成连个准确的话都说不清楚,讲不明白吗

其实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人生痛并快乐着,唯愿每个人离开时,走得安逸,但对于老年人来说,一定要做好保护,作为子女的,也要经常关心,防止悲地的发生吧。

(2)


悼念!近期我国多位医学大家逝世!

健康时报客户端

2022-12-21 18:31
人民日报直属健康媒体 健康时报在移动端的品牌和内容延伸
关注
近一个月来,我国多位医学大家逝世,包括我国重症医学的开拓者陈德昌、著名胸心外科专家李泽坚,我国风湿免疫学的开拓者之一蒋明、著名口腔医学教育家王邦康、著名药剂学家魏树礼、著名医学影像学家李果珍等,他们或是学科的奠基人,或是学科发展的领路人。

大医远去,风范永存。

我国重症医学的奠基人陈德昌逝世,享年90岁

12月11日,北京协和医院先后发布讣告,我国著名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重症医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原加强医疗科)首任科主任陈德昌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10日逝世,享年90岁。


1982年陈德昌筹建了中国第一个ICU-外科ICU。仅仅 2 年后发展到 7 张床的北京协和医院外科 ICU 独立成为国内第一个重症医学临床科室——加强医疗科,陈德昌任首任科主任。后续他还主持组建了国内重症医学界第一个全国性的学术组织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71岁的陈德昌多次参加危重病人会诊,集中治疗“非典”危重病人以降低病死率,取得了显著效果。

著名胸心外科专家李泽坚逝世,享年88岁

12月16日,北京协和医院发布讣告,我国著名胸心外科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原胸心外科主任李泽坚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16日逝世,享年88岁。


李泽坚是我国著名胸心外科专家,他为我国心脏移植及心衰治疗作出了重要贡献,被人们尊称为“癌症病人胸外科一把刀”。曾担任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常务委员及秘书长,2015 年荣获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中国胸心外科杰出贡献奖”。

我国风湿免疫学的开拓者蒋明逝世,享年92岁

12月18日,北京协和医院发布讣告,我国风湿免疫学的先驱和开拓者之一、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蒋明教授因急性心肌梗死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18日逝世,享年92岁。

蒋明教授历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代理主治医师。她在风湿病学领域的多项研究曾获国家/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她总结了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点和药物治疗经验。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和关节外临床表现及其治疗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995年,主编《风湿病学》专著,全书上下两册共310万字,是国内首部全面论述风湿病的专著。


我国著名口腔医学教育家王邦康逝世,享年85岁

12月18日,北京口腔医院发布讣告,我国著名口腔医学教育家、口腔正畸学先驱,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院长、口腔医学院院长王邦康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17日去世,享年85岁。


王邦康曾荣获“中国口腔医学教育杰出贡献奖”,他本人在口腔正畸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口腔正畸数字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方面有诸多贡献,是我国国产固定矫正技术最早创始人之一。

我国著名药剂学家魏树礼逝世,享年88岁

据北京大学药学院官网消息,我国著名药剂学家,原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剂教研室主任、药学院药学系主任、北京医科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国家医药管理局新药审评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药典会制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魏树礼教授,2022年12月19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8岁。


魏树礼教授在北医药学院工作了40的余年中,先后担任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剂教研室主任、药学院药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等职务,并在1993年建立了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个药剂学博士点。多年来,他主持了国家医药管理局的重大科研项目、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卫生部项目、国家医药管理局八五攻关项目等。

著名医学影像学家李果珍逝世,享年107岁

据北京医院12月10日消息,国内外著名的医学影像学家、原北京医院放射科主任李果珍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11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7周岁。


20世纪50年代,李果珍教授首先开展以手和腕骨判断骨龄的研究,后经过多位学者的不断完善,创建了中国人正常骨龄标准,普遍应用于临床诊断、运动医学和法医学。1979年,在李果珍教授的积极建议和推动下,北京医院引进了我国第一台全身CT,率先在国内开展CT检查。90年代初,北京医院在我国首批引进和使用1.5T MRI,李果珍教授带领年轻一代,最先开始了高场强磁共振的临床应用。北美放射学会和欧洲放射学会分别于1998年和2001年授予她终身荣誉会员,亚太放射学会2006年授予她金奖,成为我国首位集国际医学影像学界三大殊荣于一身的专家。

(3)





新华述评: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四

新华网

2022-12-20 00:09
新华网官方帐号
关注
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 题: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三年抗疫实践系列述评之四

新华社记者

近三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应对了全球五波疫情冲击。在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我国经济保持了4.5%左右的年均增长,增速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成绩来之不易,更应清醒坚定。步入抗疫新的阶段,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加快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近日,深圳多批境外参展包机(舱)陆续返程。企业代表们以久违的线下形式组团“出海”,前往多国展会招商。其中,仅“医疗器械展团”和“智能制造展团”就达成意向订单金额超6亿元。

疫情,是近三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最直接的不确定性因素。随着近期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越来越多地方多措并举激活经济。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地组织“出海招商”,推动经济稳步恢复。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近三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下,我国走出了一条精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

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国先后印发九版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及时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和“新十条”优化措施, 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为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创造条件。

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我国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寻求最优增长路径,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最大程度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宏观、微观、结构、科技、改革开放、区域、社会等七大政策加快落地,六方面33项政策持续加力,阶段性措施与制度性安排结合,各项政策靠前发力、主动作为。

预计全年经济总量将超过120万亿元,脱贫县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一项项扎实成果,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守好底线。

“预计明年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会加快恢复,经济活力会加速释放。”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说,“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上释放经济社会活力

随着跨省旅游不再与风险区实施联动管理等措施推出,旅游行业很快出现回暖。出行平台数据显示,机票瞬时搜索量增长7倍,火车票搜索量增长5倍,截至12月8日全国已经恢复营业的景区占比超七成。

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从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到协调推进复工复产,再到整治“层层加码”、公布“九不准”……近三年来,我国不断提高疫情防控科学化、精准化水平,因地制宜、因情施策,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意味着要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间寻求更适合的平衡点,最大程度释放经济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循环起来、运转起来,加快向潜在增长速度靠拢。

打通堵点、连接断点——

“一系列政策发布后,很多卡口都撤了。”12月9日,常年往返于河北、山东、江苏等地的卡车司机马师傅告诉记者,他从江苏返回河北时,进服务区不再要求“落地检”。

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日均值回升至720万辆,比低谷时上涨超过100万辆;主要航空公司日均航班量持续回暖;12月10日铁路货运量创下近期新高……交通运输行业相关运行指标持续向好,“主动脉”和“微循环”进一步畅通,将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破解难点、消除痛点——

12月15日晚,京东快递天宫院营业部,刚从西安抵京不久的快递员齐帅龙开始夜间派送。随着物流领域复工复产及外地支援力量的进入,北京运力正逐步恢复,货物积压得以缓解。

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稳链保畅,建立重点省市日调度机制、实施“白名单”制度,搭建汽车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协调平台,一度受阻的产业链供应链得到修复。

抓关键点、找着力点——

“政府今年发放了几轮电子消费券,把促消费下沉到我们中小商户群体中。”上海永康路上一家经营了6年的小店老板薛勇敏说。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近日印发;多地纷纷发放餐饮、零售等消费券;多措并举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在扩大内需上积极作为,把因疫情冻结、抑制的消费潜力释放出来,不仅有助于短期稳增长,更是积极应对国内外变化、增加发展主动性的长久之策。

尽全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在政府部门协调下,12月18日起,国药山西等企业在太原开展抗原检测试剂、N95口罩等防疫物资电商销售活动,解了部分市民之急。

人民,是疫情防控的保障主体,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

全民免费接种疫苗、累计接种疫苗超34.5亿剂次,新冠治疗药物纳入医保,汇集优势力量开展疫情防控科研攻关……近三年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国成为世界主要大国中死亡人数最少的国家。

疫情对民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始终把稳就业、稳物价、保民生作为必须守好的底线,“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今年前11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45万人,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目标任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在全球通胀压力高企的背景下,我国物价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民生保障必须更为细致、更有温度,更好回应百姓合理诉求、更加有力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按照党中央部署,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加强统筹衔接,有序组织实施,顺利渡过流行期,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

平稳转段既对公共卫生提出要求,也对经济运行提出要求。为应对短期内感染数量增多造成的冲击扰动,当务之急是着力保障群众的就医用药,避免出现大范围的医疗资源挤兑。

要做好药品、重要民生商品的保供稳价,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保障好因疫因灾遇困群众和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

就业是民生之本。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必须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就能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凝聚更多力量,推动取得更大实效。


(4)

c
拆台CT
今天10:09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美国的退烧药也缺货了#

全球多地似乎都在面临退烧药短缺局面。

近日,多家海外媒体报道显示,流感、新冠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三种呼吸道病毒席卷美国,导致感冒药、退烧药需求空前高涨。

华尔街知名投行jefferies援引调研机构尼尔森的数据显示,在截至12月3日的四周时间里,美国零售商的止咳药和感冒药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35%。在此期间,消费者对于喉咙喷雾剂和含片的支出增长56%。

其中,儿童退烧类药物最为热销,多平台面临缺货。为确保药物供应,美国连锁药店推出限购政策,多家药企也表示其生产工厂已经不间断运转,但在部分售药平台上,儿童用布洛芬和泰诺仍然显示缺货。

【1】美国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流感季?药店限购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对于美国而言,由于流感、新冠病毒以及rsv三种呼吸道病毒的同时袭击,今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数量比往年更早达到高峰。

早在10月26日,《华尔街日报》就曾报道,美国流感病例数量比往年增加得更早,此外,儿科医院中rsv患者激增,部分地区新冠病毒的病例也在不断增加。

12月初,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负责人表示,最近一段时间,因流感而住院的人数达到近十年来最高水平。而cdc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10日,本季度至少1500万人因流感生病,15万人生病住院,9300人死亡,而其中包括30例儿童流感死亡病例。

总体来看,根据尼尔森的数据,过去一年美国人在咳嗽和感冒药上花费了近120亿美元,比一年前增长了近30%。

基于此,路透社将今年冬季称为美国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流感季。美国儿科学会儿科医生兼发言人joanna dolgoff也向《华盛顿邮报》表示,自己从未见过“这么多呼吸道疾病同时造成如此严重的冲击”,她表示“急诊室和医生办公室里都挤满了病人。”

受此影响,儿童退烧类药物供不应求。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电商巨头亚马逊(amzn.o)、美国连锁药店巨头cvs(cvs.n)以及沃尔格林(wba.o)的在线售药网站上,儿童止痛退烧药物一度售罄。

为保障供给,美国连锁药店纷纷推出限制购药的规定。当地时间12月19日,路透社报道称,cvs的线下药店及售药网站中的儿童退烧药均仅限购两件。沃尔格林的线下门店目前还不设限,不过在其售药网站,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等非处方儿童退烧药限购六件。

此外,上述平台也对缺药情况作出回应。cvs和walgreens的发言人表示,他们的公司正在与制造商合作,以确保药物的持续供应。亚马逊发言人称,公司正在努力让售罄的产品恢复库存,但仍有一些咳嗽和感冒产品可以快速配送。

目前来看,尽管药店已经采取限购政策,但部分药物库存仍然紧俏。北京时间12月20日17时50分左右,澎湃新闻记者查询walgreens官网售药网站,儿童用泰诺和布洛芬几乎售空,不过亚马逊平台上,此二类药物仍可购买。

【2】药企称工厂不间断运作,但未有普遍缺货情况

针对药物紧缺现状,多家药品制造商也作出回应,表示其工厂正在不间断地运转。

据《华尔街日报》,宝洁公司(pg.n)发言人称,美国对于呼吸道疾病治疗的需求前所未有地高涨,该人士表示,“我们正在尽一切努力确保产品能够提供给需要它们的人。”

据了解,宝洁生产多种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药物,包括nyquil、dayquil和vicks。

而强生(jnj.n)的一位发言人则表示,虽然某些产品可能不太容易买到,但该公司生产的儿童用泰诺或布洛芬并没有出现普遍缺货的情况。

《华尔街日报》分析数据跟踪公司iri的数据称,目前,美国药品市场的供应处于正常水平,不过部分地区对止咳药、感冒药等产品的需求正在急剧上升。

在美国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等地区,截至12月4日的四个星期内,止咳药、感冒药、流感药和鼻窦炎药的销量比去年翻倍。而在全美范围内,上述药物的销量同期增长31%。

目前,药品短缺的情况已经引起了美国政客的关注。据《纽约邮报》12月18日报道,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查尔斯·舒默(chuck schumer)在曼哈顿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地方和全国范围内展开调查,并确定官方应采取什么行动。”

舒默指出,“这些(药物)的短缺是暂时的,属于供应链短缺,我们需要缓解这种情况。”

同样有专家认为,供不应求的情况不会持续太久。据《华盛顿邮报》12月7日的报道,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vanderbilt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卫生政策系预防医学教授、传染病专家william schaffner认为,药品短缺的问题将是暂时性的。

schaffner指出,药品生产商表示目前有库存,需要迅速将库存送到零售点。他建议,如果患者在附近买不到药物,可以尝试打电话给不同(地区)的药店。

但也有人认为缺货现象还会维持数周或数月,dolgoff表示,“几乎每个人都在生病,每个人都需要药物”,而她认为生产商无法供应如此高的需求。

事实上,退烧药尤其是儿童退烧药短缺的不仅仅是美国。

美国的邻国加拿大同样急缺儿童退烧药。此前10月,加拿大政府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加拿大各地缺乏婴儿和儿童所需的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产品。“(全国)对此类产品的需求前所未有地旺盛,虽然供应有所增加,但仍然面临短缺。”

加拿大卫生部称,将继续与上述药物的供应商合作,并继续进口国外授权药品。

韩国的感冒药原料药市场也在经历动荡。就在上个月,韩国健康保险政策审议委员会通过决议,从12月1日开始,将感冒药的主要成分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提价,650毫克对乙酰氨基酚的出厂价格从50至51韩元提高至70至90韩元,其最高价格几乎翻倍。

√最后编辑于2022/12/22 20:49

0条评论
未登录!